一個人能活多久。有人說(理論上而言)是一百二十歲;意思是說,去到這年紀,不須有突發性外在原因,身體本身的功能已告終,油盡燈枯。是不是這樣,我不懂得計算,說的人大可能是信口開河。現在一般所謂「預期壽命」(Life Expectancy),乃是統計數字,換言之,不是(將來的)估算,而是(不久之前的)平均數。這方面涉及香港的,有兩個主要資訊來源:其一是聯合國2006年的《世界人口前景報告》;另一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《世界概況》,發表於2011年。根據前者,香港的平均數在全世界排名第二,是82.2,僅次於日本的82.6;細分香港男性是79.4,女性85.1,日本則是79.0和86.1。根據後者,香港只排第八,男女分別是79.32和84.97;日本(排第五)78.96和85.72;澳門竟排第二(81.45和87.52)。
人類竭力想將壽命延長,辦法之一,是盡量避免身體組織受到來自「自然界」的傷害。能施以這種傷害的罪魁禍首之一,是氧游離基。用一個不很貼切的比喻,氧游離基「氧化」人體組織的後果,好比是蘋果暴露在空氣中(切開後)表面變成棕色。昨天說了,光線中的藍色部分(波長480nm)可以令「視網膜細胞」內的「脂褐素」(Lipofuscin)衍生氧游離基,從而令眼睛中「視桿細胞」及「視錐細胞」凋亡,造成的病叫「視網膜色素病變」(Retinitis Pigmentosa,RP),視力逐漸每況愈下。對付RP最佳(治標)的方法,是服用一些「抗氧化」的補健食品,協助細胞「中和」氧游離基;可選擇者,包括「乙醯半胱胺酸」(J. Cell Physiol., Vol. 226, pp. 1843-1849)和蘋果果膠,後者進入人體後衍生的丁酸鹽,是「組蛋白去乙醯酶」抑制劑,能抗氧化(Adv. Exp. Med. Biol., Vol. 723, pp. 107-113)。若想進一步「治本」,可設法增加多一些視錐細胞。方法之一,是將眼球的「神經幹細胞」轉化為視錐細胞。這方面有一個叫「睫狀神經榮養因子」(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,CNTF)的蛋白質,是「轉化」中所需的關鍵物(Plos One, Vol.5, pp.e9495)。怎樣才能令眼球中多一些CNTF?本來,眼和腦的血管中都設有一種天然屏障,防止「唔三唔四」的東西進入。CNTF卻能夠穿越這個屏障(Neurosci. Lett., Vol. 263, pp. 69-71)。另一方面,腦的星形細胞(Astrocyte)在受到一氧化氮的刺激時,能製造出CNTF(J. Biol. Chem., Vol. 288, pp. 3831-3843)。所以,服用「精胺酸」補健食品,便能令腦中的星形細胞藉「一氧化氮」製造出CNTF,後者再而穿越血和視網膜的屏障,促使眼球的「神經幹細胞」轉化為「視錐細胞」,減低RP病人失明的風險。美國國家健康局的研究員,曾在十位RP病人眼內,植入一個能慢慢滲出CNTF的小囊。半年後,三個病人的視力有明顯的改善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