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藥售藥是最賺錢的生意之一,這是眾所周知的。然則什麼類型的藥最能「吸金」?排名一至五是:抗癌藥、高血壓藥、降血脂藥、糖尿藥、止痛藥。其中糖尿藥雖然現在已經有很多,藥廠還是興致勃勃地、不停研發新藥,因為愈來愈多人患上這個病,餅縱是做多一些,也不愁沒有人吃:市場只有愈來愈大。在病人來說,一患上這病就擺脫不了;如果不妥善處理,糖尿病大可以引致白內障、失明、腎衰竭、高血壓甚至腦退化(癡呆)。最新的消息是,美國莊生藥廠(Johnson & Johnson)今年3月獲美國FDA「食物與藥物管理局」批文,准它出售一個叫Invokana(學名Canagliflozin)的糖尿病藥。此藥能令J&J每年進賬約40億美元。
糖尿病可以說是「富貴」病:是患在太多(養分),而不是患在太少;病人的血中含有過量的葡萄糖,多到「漏」進尿液。不熟悉病理的人可能會感到大惑不解:若飲水過量,腎臟自會將太多的水排出體外;同樣地,若吸收了太多葡萄糖,腎不是應該也會把多餘的葡萄糖解決掉嗎?事實上非如此。若血液中有太多葡萄糖,糖分與血液中蛋白質化合,會衍生一類「晚期糖基化終端物」(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,AGEs);後者能損害眼角膜、視網膜、腎小球、血管和神經。在正常的情況下,當小腸將澱粉質消化,成為葡萄糖,以及把葡萄糖送到血液中之時,肌肉細胞等會快速吸收血液中的糖分。於是,血液中不會有太多的葡萄糖,也就不會出現AGEs。這個所謂「吸收」之舉,乃是由細胞主動的,血液中的葡萄糖不會自發地走入細胞中。肌肉細胞表面有一些叫Glucose Transporter-4(GLUT-4)的「葡萄糖接受體」負責把血液中的葡萄糖「拖」入細胞中。若肌肉細胞沒有足夠的GLUT-4,便會出現糖尿病。再者,所謂肌肉細胞「表面」的GLUT-4,本來是獃在細胞內的。是憑一個由胰臟分泌的「胰島素」(Insulin),透過肌肉細胞表面的「胰島素接受體」,刺激到細胞的一個酵素(又稱為「激酶」Kinase),將GLUT-4從它的細胞質(內部)搬到其細胞表面。從上述的機制可見,是有三個關鍵點主宰着糖分的物流,令有足夠的糖分能去到目的地,多餘的則能適當地被處理掉,不致於留下來,造成不當的壞後果。這三個關鍵點在於第一,有適量的胰島素;第二,有足夠的GLUT-4;第三,有「將血液中餘下來糖分」解決掉的能力。因此,目前研發出來用以對付糖尿病的藥,其藥效分別針對(一)刺激胰細胞分泌胰島素;(二)增加細胞的GLUT-4;及(三)把多餘的血糖排出體外。
胰島素的分泌
葡萄糖怎樣「由食物中產生後進入血液、再而由血液進入一般細胞內」的過程。其中涉及兩個關鍵性的操作,包括(1)胰島素如何生成,和(2)胰島素如何令細胞建立「收貨」的機制(牽涉到一個叫GLUT-4的「葡萄糖接受體」),以便能將血液中的糖分拖進細胞內。在這兩個操作中,若有阻滯或不善之處,可以令一些剩餘(細胞吸收不到的)糖分,(不當地)滯留在血液中,從而引致「血糖」過高,再彰顯成為「尿液中有糖」現象,我們稱之為「糖尿病」。身體「三個應付糖尿病的關鍵點」,包括第一,須有適量的胰島素;第二,須有足夠的GLUT-4;第三,須具足夠能力,令血液中不存有「餘下來的糖分」。從這三個關鍵點切入,西醫「如何醫理糖尿病」的原則性方向:目前已研發出來、用以對付糖尿病的藥,其藥效主要在於提升身體三個功能,分別是(一)刺激胰細胞分泌胰島素;(二)增加細胞的GLUT-4;及(三)把多餘的血糖排出體外。在其後的兩篇文章中,我岔開話題,先談及「包裝」,繼而談到「預告」系統,為的是要替「解釋胰島素如何生成」鋪路。今天可以來一個總結,言歸正傳。
胰臟中的細胞,是怎麼樣分泌胰島素的?當胰細胞製造出胰島素之後,先是把胰島素「包裝」起來,換言之,將其儲存在一些小泡(我們稱之為「囊泡」Vesicle)之中。當胰細胞受到刺激,這些小泡會黏附上(胰細胞)細胞膜的內壁。在這時候,小泡的泡膜,會與胰細胞的細胞膜,互相融合,從而產生一個「胞吐作用」(Exocytosis)。胞吐作用可令胰細胞的細胞膜生出缺口;於是小泡內的胰島素,便會被「逐出」胰細胞。然則胰細胞是受到了什麼刺激,驅使它們這樣做?刺激來自一些化學物,叫「鈣」。如果有鈣湧入細胞的內部,會刺激到細胞內的「攜鈣素」(Calmodulin),後者促使胰小泡黏附在它的細胞膜之內壁,令胰島素被送出胰細胞。再問下去:為什麼無緣無故,可令鈣湧入細胞的內部?答案是:胰細胞表面的鈣通道被打開了;而最奇妙的,是這個「鈣通道被打開」的後果,正正來自「血液中有糖分」這個原因;兩者之間,原是有直接因果關係的。具體情況是:一方面,小腸在吸收葡萄糖時會分泌一個叫GLP-1(Glucagon-Like Peptide-1)的小蛋白質。GLP-1隨血液去到胰,「預告」胰臟會有血糖接踵而來,令胰細胞表面的「鈣通道」打開;另一方面,血糖進入了胰細胞,也會開啟它的「鈣通道」。
葡萄糖怎樣「由食物中產生後進入血液、再而由血液進入一般細胞內」的過程。其中涉及兩個關鍵性的操作,包括(1)胰島素如何生成,和(2)胰島素如何令細胞建立「收貨」的機制(牽涉到一個叫GLUT-4的「葡萄糖接受體」),以便能將血液中的糖分拖進細胞內。在這兩個操作中,若有阻滯或不善之處,可以令一些剩餘(細胞吸收不到的)糖分,(不當地)滯留在血液中,從而引致「血糖」過高,再彰顯成為「尿液中有糖」現象,我們稱之為「糖尿病」。身體「三個應付糖尿病的關鍵點」,包括第一,須有適量的胰島素;第二,須有足夠的GLUT-4;第三,須具足夠能力,令血液中不存有「餘下來的糖分」。從這三個關鍵點切入,西醫「如何醫理糖尿病」的原則性方向:目前已研發出來、用以對付糖尿病的藥,其藥效主要在於提升身體三個功能,分別是(一)刺激胰細胞分泌胰島素;(二)增加細胞的GLUT-4;及(三)把多餘的血糖排出體外。在其後的兩篇文章中,我岔開話題,先談及「包裝」,繼而談到「預告」系統,為的是要替「解釋胰島素如何生成」鋪路。今天可以來一個總結,言歸正傳。
胰臟中的細胞,是怎麼樣分泌胰島素的?當胰細胞製造出胰島素之後,先是把胰島素「包裝」起來,換言之,將其儲存在一些小泡(我們稱之為「囊泡」Vesicle)之中。當胰細胞受到刺激,這些小泡會黏附上(胰細胞)細胞膜的內壁。在這時候,小泡的泡膜,會與胰細胞的細胞膜,互相融合,從而產生一個「胞吐作用」(Exocytosis)。胞吐作用可令胰細胞的細胞膜生出缺口;於是小泡內的胰島素,便會被「逐出」胰細胞。然則胰細胞是受到了什麼刺激,驅使它們這樣做?刺激來自一些化學物,叫「鈣」。如果有鈣湧入細胞的內部,會刺激到細胞內的「攜鈣素」(Calmodulin),後者促使胰小泡黏附在它的細胞膜之內壁,令胰島素被送出胰細胞。再問下去:為什麼無緣無故,可令鈣湧入細胞的內部?答案是:胰細胞表面的鈣通道被打開了;而最奇妙的,是這個「鈣通道被打開」的後果,正正來自「血液中有糖分」這個原因;兩者之間,原是有直接因果關係的。具體情況是:一方面,小腸在吸收葡萄糖時會分泌一個叫GLP-1(Glucagon-Like Peptide-1)的小蛋白質。GLP-1隨血液去到胰,「預告」胰臟會有血糖接踵而來,令胰細胞表面的「鈣通道」打開;另一方面,血糖進入了胰細胞,也會開啟它的「鈣通道」。
助胰島素分泌的藥
「糖尿病」形成的原因之一,是胰臟沒有正常的胰島素分泌;換言之,分泌量太少。一方面,小腸在吸收葡萄糖時會分泌一個叫GLP-1(Glucagon-Like Peptide-1)的小蛋白質。GLP-1隨血液去到胰,「預告」胰臟,會有血糖接踵而來,令胰細胞將它表面的「鈣通道」打開。另一方面,血中的葡萄糖(血糖)進入了胰細胞,會被其中的「粒線體」轉為能量,之後,能量被儲存起來。隨着血糖升高,能量儲存也會愈多,令胰細胞表面的「鉀通道」逐漸關掉,以致造成「電位」(Electrical Potential)的改變;此改變亦可促使細胞表面的「鈣通道」開啟。當胰細胞表面的鈣通道被打開後,會有「鈣」湧入細胞內部,從而刺激到細胞內的「攜鈣素」(Calmodulin)。後者可以促使一些胰小泡黏附在它細胞膜的內壁,令胰島素被送出胰細胞。什麼是胰小泡?這是一些「囊泡」Vesicle,好比是「袋」或「包裝物」,其中藏有胰島素。當胰細胞受到(鈣的)刺激,這些胰小泡會黏附上(胰細胞)細胞膜的內壁;接着,小泡的泡膜,會與胰細胞的細胞膜,互相融合,從而產生一個「胞吐作用」(Exocytosis),再而令胰細胞的細胞膜生出缺口;於是小泡內的胰島素,便會被「逐出」胰細胞。
上述乃分泌胰島素的過程;其中的機能若有差錯,會直接減少胰島素的分泌:「缺乏胰島素」,乃是糖尿病的主要成因之一。這方面有兩個特效藥,分別叫Diamicron(學名Gliclazide)和Januvia(學名Sitagliptin);它們(透過不同的機制)能令「胰小泡」黏上「胰細胞細胞膜的內壁」。再進一步剖析:Diamicron做的工作是附上胰細胞表面的一個「SUR-1接受體」,為的是關掉細胞表面的「鉀通道」,從而開啟它的「鈣通道」;至於Januvia,則能更乾脆地開啟「鈣通道」。總而言之,兩者的藥效,都在於幫助胰細胞分泌胰島素。上文談及到,GLP-1亦可令胰細胞表面的「鈣通道」打開。不過,人體中自然地產生的GLP-1,可以很快被一個叫DPP-4(Dipeptidyl Peptidase-4)的酵素分解掉。有一間叫Amylin的藥廠,用人工合成方法造出了一個(能抵抗DPP-4)像GLP-1的藥,叫Byetta(學名Exenatide)。不過,這個藥有缺點,它不能口服(只能皮下注射),又可能令病人嘔吐。美國的默克藥廠(Merck)則推出了一個能抑制DPP-4的藥,叫Januvia。若DDP-4被抑制了,「負負得正」,GLP-1乃可充分發揮其功能,刺激胰細胞分泌胰島素。
胰島素抗拒
在一個人的身體中,有很多肌肉細胞,它們都需有葡萄糖,才能活下去。每當這人吃了東西,食物消化後產生很多葡萄糖,於是有糖分走進血液。但這些糖分不會自動走進細胞中。身體中有一些處於胰臟的細胞。這些胰細胞很有本領。它們有一些能「從血液中取糖」的「工具」,叫GLUT2,就生在自己細胞表面。於是胰細胞能很容易拿到血糖,正是「唾手可得」。胰細胞有了糖之後,能分泌一些叫胰島素的東西。憑這胰島素,肌肉細胞懂得利用到「私藏」起來(放在細胞內)的GLUT4,而且學胰細胞一般,懂得把GLUT4放在自己的細胞表面,於是也就能從血液中取糖分。之後GLUT4功成身退,回歸到細胞內部。待下一次血液中再次有糖分充斥時,胰細胞的胰島素,令肌肉細胞重新部署GLUT4,將血糖盡情吸收。後者若不是這樣做,它們可取不到糖分;這還是小事。葡萄糖留在血液之中,會跟隨血液全身到處遊走,去到某一些器官,可能闖禍。這情況叫糖尿病。
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病因,在於胰細胞「分泌胰島素」的功能有缺失之處。怎樣可以補救?也有另類的糖尿病患者。他們的胰臟能正常地分泌胰島素;問題乃是在於他們的「肌肉細胞」無法將GLUT-4從細胞質搬到細胞表面,造成一個所謂「胰島素抗拒」(Insulin Resistance)現象。這種現象是可以惡性循環的。因為若是有多餘的糖分,身體會是盡可能不將其排出體外,而是會將餘下的葡萄糖以「三酸甘油脂」的形式,儲存在一些脂肪細胞內。當脂肪細胞裝滿了「三酸甘油脂」,它們會分泌一個叫TNF-Alpha的蛋白質;後者更能抑制肌肉細胞搬運GLUT-4。這就是為什麼肥胖的人更容易趨向患上糖尿病。
糖尿病藥與補健
身體「三個應付糖尿病的關鍵點」,包括第一,須有適量的胰島素(驅使細胞,起動「將血液中的糖分拖進來」的機制);第二,須有足夠的GLUT-4(GLUT-4致「葡萄糖接受體」是細胞「吸收糖的工具」);第三,須具足夠能力,令血液中不存有「多餘的糖分」。
從這三個關鍵點切入,如何醫理糖尿病的原則性方向:目前已研發出來、用以對付糖尿病的藥,其藥效主要在於提升身體三個功能,分別是(一)刺激胰細胞分泌胰島素;(二)增加細胞的GLUT-4;及(三)把過多的血糖排出體外。現在市面已有很多糖尿藥,但藥廠還是興致勃勃地、不停研發新藥,因為愈來愈多人患上這個病,餅縱是做多一些,也不愁沒有人吃:市場只有愈來愈大。還有,糖尿病患者一旦開始依賴藥物,大可會是一生擺脫不了;對藥商而言,無異長期飯票。糖尿病患者自應「爭氣」,想辦法「自強不息」,利身體、亦利荷包。該怎麼辦?上一篇說了,最佳方法是令糖分少入多出:包括少吃澱粉質(Starch)的食物,同時多做運動,將身體中多餘的葡萄糖消耗掉。另一方面,在藥物以外,不妨求助於一些天然補健食品。
現將之前介紹過的藥總結一下,也順便提及一些相關的「膳食補充劑」Dietary Supplements,以供參考。首先,能幫助胰島素「走出」胰細胞的西藥,有Diamicron(Gliclazide)和Januvia(Sitagliptin),這藥的功效,都在於能促使胰小泡、黏上「胰細胞」細胞膜的內壁,產生「胞吐作用」(exocytosis),從而將其內的胰島素分泌出來;這方面的「膳食補充劑」是「肉鹼」(L-Carnitine)。其次,若糖尿病患者進入了「胰島素抗拒」階段,換言之,不是缺乏胰島素,而是細胞「不為胰島素所動」,不往血液中取糖,西醫會開Glucophage(Metformin),藉提升「AMP激酶」(AMPK)抑制一個PTP酵素,從而協助肌肉細胞安排GLUT-4到它的細胞表面而進行「收貨」的工作。尚有新一代的糖尿藥Avandia(Rosiglitazone)和Actos(Pioglitazone),但有導致脂肪肝之虞。補健食品方面,洋葱素(五羥黃酮Quercetin)和苦瓜素(Triterpenoid)都能提升AMPK。第三,若血液中的糖分太多,可求助於一個叫Invokana(學名Canagliflozin)的糖尿病藥。這個藥能令體內已吸收的葡萄糖不能成單糖(於是吸收不來);另一方面,讓體內多餘的血糖像垃圾般排走,不被「撿回來」。不過,Invokana對心臟有不良副作用,服用時不妨同時輔以「乙醯肉鹼」(Acetyl-L-Carnitine)和「精胺酸」(L-arginine)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